晚上无聊,看yevon的知乎,有如下一篇文章:
其实也不难。难的是需要大量的传播扭转普遍认识。
第一步,把董卓的并州刺史写进去。这样吕布接受董卓指挥就很合理了。
第二步,把丁原接受何进指挥的历史写进去,然后脑补成丁原坐视何进被杀、观望不进,酿成十常侍杀何进的悲剧。然后吕布杀丁原。这一段参照项羽杀宋义处理就可以了。董卓参照范增,但是要把董卓写的比范增更重要一点,所以可以让董卓的谋士出主意、让董卓拿主意。
第三步,把董卓得到蔡邕等名士支持写进去,加重名流对董卓的信任戏份。再把汉少帝不得汉灵帝支持写进去,抬高汉献帝,强调董卓废帝,既符合个人野心又符合政治实际。写王允看破董卓大奸似忠,写蔡邕吕布看不透但是产生怀疑的心态。
第四步,写董卓开始暴露。袁绍等世家之后开始与之对抗。董卓杀了袁绍全家。写吕布也开始观望。
第五步,写王允忠义之士开始串联,并策划取得军队支持,盯上了并非董卓嫡系的吕布。这时可以回忆一段朝廷将董卓从凉州调任并州时,朝廷策划利用吕布架空丁原和董卓的戏份,让吕布自以为自己很重要,误以为自己拿到了主角模版。这里可以拍一段吕布站在城楼上,目光炯炯,看着如画江山,万里云天,大风吹起旌旗,战袍迎风飞舞。
第六步,写吕布感受到被王允信任,决心参加。但是王允只是利用吕布,背地里嘲笑吕布只是一个武夫,和儒学大家豪门世家不搭,并不真的信任他,为后来失败埋下伏笔。这里可以借鉴南北朝士族丢弃寒门用过的器具以及红楼梦妙玉的情节。
第七步,干掉董卓,接着暴露王允的刚愎自用。重头戏杀蔡邕。写世家大族对王允的反对。写吕布热情调解双方矛盾却被无视的尴尬。
第八步,写吕布的军事建议被否决,吕布被限制出战,导致徐荣等人缺乏可以镇压军心的力量、无法掌握军队,被叛军抓住机会动摇军心,惨遭失败。
第九步,写王允在失败面前幡然悔悟,决心殉国。吕布带少数人马突围。这里要突出汉廷对二袁的幻想。
第十步,突出二袁的私心,对朝廷的放弃,以及对吕布的猜忌。突出他们不给吕布提供给养的阴狠。然后再突出袁绍暗杀吕布的阴险。可以给袁绍打个从后往前从上往下照的阴影光(正面可以择机打个弱光)。
第十一步,突出吕布震慑袁绍军突出重围的威猛,再写他和张杨等忠臣的盟誓,写他们对二袁的愤恨和忧虑,以及对名义上附属袁绍但是犹豫不定的曹操的幻想,背景音乐突出忠义和悲剧色彩。
第十二步,写曹操的野心,以及吕布与之决裂。然后写兖州士人看破袁绍曹操势力的野心,拥护吕布。
第十三步,写吕布与曹操的巅峰对决。点出袁绍对曹操的支持,以及突出对比吕布起家时军队的弱小和他作战的勇猛,写曹操时加个军粮里有人肉的特写。双方形成反差,强调陈宫以及兖州士人的忠勇。
第十四步,突出吕布的轻率。刻画他与臧霸的冲突(本来臧霸想向吕布示弱,但是又想端一端架子,故意推迟送物资,吕布却没看明白,错误地发起了进攻)。突出吕布的战略错误。由此也点出吕布每况愈下的原因。写吕布与刘备关系时,则突出刘备缺乏战斗力被徐州士人抛弃的问题。并且脑补刘备以儒学自居看不起吕布武夫的段落。再突出徐州士人对吕布旗下人士的排斥。
第十五步,写吕布联合曹操打袁术的扬眉吐气以及后来被迫在围攻下委曲求全的艰难落寞。突出张杨这个大司马忠心不二却被杨彪这个豪门蠢货排挤出去、名为大司马却被排挤在外不被敬重、最后惨遭杀害的悲剧无奈,突出和王允对待吕布的相似(可以的话补一段杨彪撺掇王允架空吕布的戏),暗示吕布的命运。
第十六步,写曹操抬高刘备,用政治手段分化瓦解徐州内部,然后臧霸等势力为了防止被曹操控制、却开始支持吕布的逆转桥段。
第十七步,写曹操击败吕布,以及脑补刘备为了防止将来曹操利用吕布分化徐州而害死吕布的心理。然后再补充刘备反叛曹操夺取徐州时认为无人可以分化徐州的自信满满。再写刘备在外侦察时发现曹操来攻,就直接丢下关羽统率的主力、家属以及徐州就逃走的心虚气短。补一刀曹操说打吕布和打刘备的心得,突出吕布的强大。以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方式,为后来曹军只需要打着曹操旗号就可以吓跑刘备埋下伏笔。
基本上,这样写就可以。
文学上要塑造人物是容易的。只不过这不符合历史记录的要求。
只不过,历史上,很多历史记录就是通过玩弄文学手法、颠倒黑白,把好人写成坏人的。
如果对历史熟悉一点,可能会发现我说的大部分都是历史记载的真事儿,仅仅是在描述过程中改变了讲述的态度。
这也可以让我们看到,了解历史的时候,排除掉记录者的偏见多么重要。
当然,蠢货会据此说我在给吕布洗地。有的人资质很差,不要理他。
我对历史不熟,所以一开始看的时候,我只是随便扫扫。直到我看到加粗那段话:如果对历史熟悉一点,可能会发现我说的大部分都是历史记载的真事儿,仅仅是在描述过程中改变了讲述的态度。
背脊一阵发凉。
居然,大部分都是真事!
换言之,作者用很少的谎言,就可以把吕布洗成一个光辉人物。
那靠的是什么?
是态度!
比如打赢吕布的,暗示他强大。对吕布不好的,营造阴险的气氛。
选择性地罗列事实,加气氛的感染,即使没有谎言,只要史料够多任你挑选,理论上可以洗出任何东西。
多么荒谬的世界!
2
然而作者一开始也说了,难度不是洗,而是要大量信息的传播。
这是需要能量的。
毕竟,也只是一个小v,不是xx日报。
有多少人会来仔细看你写了什么呢?
这使得大量洗白都不可行。
但这样,世界依然很荒谬。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3
真正的真假,也许不在事实本身,而是“洗”这个过程。
洗 本身就是一个事实。
a说:x=y. 事实不是“x=y”, 而是“a说了x=y. ”
甚至可以解读为:a希望别人相信x=y.
a为什么这样做呢?他的意图是什么。他的手法是什么。谁相信a,谁支持a,谁反对a。最终a的话有没有达到效果?
这些也许比x=y本身更加重要。
4
我们学术出身的人,容易被人洗脑。
做技术的,也类似。
因为我们接触的世界,是科学,科学的“神”,不是人类。
这个神可以有多种解释。你认为是耶稣,他认为是穆罕默德,又有人认为是“真理”。但反正不是人。
当我们看到一个数学定理,一个科学研究结果,我们不会想,说的人是什么意图。我们只会体会这个结果本身的定义、结论和含义。只要通过了科学的检验,我们便不会质疑它本身。
但真实世界里面事情就不同。说话的人,本身有立场。有立场自然就容易偏颇。低级的说谎,而高级的,是选择性地揭露事实,加上态度上的操作,让你往他所希望的方向去想。
所以我们与其考究他说了什么,不如把他也考虑进去。想想他说的一切是为了什么。尽管这样颇有“阴谋论”的感觉,但有些时候,考虑完这个问题,再回去看他说了什么,你发现这根本tmd不重要。
5
于是所有的文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学习他说的内容。另一类,我们研究他为什么这样说。
怎么区分?
比如欧神教你炒房。到底他的理论是对的,还是说,他在给你洗脑。
之前研究过一点他的文集,从“他为什么这样说”来研究,发现,还真的是有套路。
然而,他有套路,可能只是为了增粉。洗脑,不代表他说的是错的!
而他说得对,反过来,也不代表他不是洗脑。比如他可能想让你在国内赚甜头,功劳归于他,然后跟他买西港。
6
这里我们没有一般性的方法去解决上面的反洗脑问题。事实上这个方法可能不存在:如果对方比你高太多,你恐怕是没有办法避开的。
我们看看洗脑的方法有哪些。上面提过,一个是谎言,高级一点是选择性披露事实。另一个则是态度或者气氛的渲染。
前面的那个,是无解的。你是井底蛙,则被人说什么你就只能信什么。
当然当今世上,互联网发达,虽然噪声也多,但怎么都比以前好点了。你可以去查证事实。
不过事实也分很多层面。没有一句话是真正的事实,全都是基于事实的总结和解读。
既然如此就有主观的成分,而且也有不同的角度,未必查得到。
看历史就知道了。吕布到底是不是个sb,其实都说不清。
很多时候只能横向比较相似的事实,推测一个大概率对的方向。科学方法在此处很有用。
后面的那个,气氛也是有很多种的。比如欧神的炒房文章,总是有“爽点”。这也是看很久以后才察觉出来。当然我本身不做太多这些媒体的事情,所以不警觉。如果是做这行的可能一下就看懂了。
气氛的问题,解决方法就是“阴谋论”。就是,你假设这货是有阴谋的。然后你推测阴谋是什么。
不要误会,这一点都不小人。这是很高级的学习方法。
因为你要自下而上地“猜”。这很费脑子,也很练脑子。
当年张五常经常都猜教授为啥要那么说。
你假设作者有一个“阴谋”,或者好听点有一个“出发点”,其实就是假设有一个简单的理论解释复杂的现实。
也是欧神常说的“t-1”.
大道都是相通的。
那万一人家作者是好人呢?没有阴谋,怎么办?
不怎么办,你无非是冤枉了他一下。他不会损失。而你,只要别强行造理论,去幻想一些阴谋加到他身上,其实也还好。
而且,当你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时候你对他说的内容本身,会有更透彻的认识。这就真是赚大发了。
7
警告各位一件事。
阴谋论的思考方法,也许涨内功,但如张五常所说,大家还是要从温馨处想。
毕竟大多数人都是好的,都不会想来洗你。
如果他是科学家,思考一下他说的话背后的逻辑,无妨。
但对于一般人,不要动不动就想人家有什么阴谋。
这样做人很不快乐。
我们身边也没那么多坏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