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夜人总司令写了两篇基础性的文章,见大行远和底层逻辑。最近比较忙其实我就只看了看标题。笼统地说这其实很自然:见大行远是整个视野的整体布局,属于“阴”, 而底层逻辑是推动思考的根本,属于“阳”。两者的平衡,或者更准确说是循环不息,让我们在任何方面都走得更远。
最近身边有两位人发生了点争吵。不妨称为a和b. 两者我都是劝不动的,不过自己也难免思考了一下怎么破局(跟实际操作无关,我只是乐于思考一番)。最终我发现抓住两点以后,我就完全掌握了整个问题。
争吵的重点是a不满b的一些做法,要求b改变,但b不肯。
从“阴”的角度看,b所面临的其实是一个生存问题。b的种种做法,即使某些有违所谓的道德伦理,其实都是为了生存。有什么大得过生存呢?所以无论a怎么施压,都只是徒劳无功。这是局面客观条件决定的。这是阴的角度。
如果从阳的角度,我们必须指出,任何希望改变另一个人价值观的行为,必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这是抽象而一般的原理。这个世界上能被轻易改变价值观的人很少,但有一个群体相对容易,那就是小孩。很不幸的是,a正好是一个小学老师。不但整天都面对大量容易被改变价值观的人,而且a本身的职责就是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工作中的满足感加强了a对自身行为的肯定,而现实与工作的反差,又使a和b的冲突变得激烈起来。这是阳的角度。
阴是地,阳是势,阴是客观条件,阳是事物运行的逻辑。要控住整个局面,就要把握好这两个点。
然后我们说说领导力。
话说最近,咳咳,真是热闹啊。
话说在工作中,我对我自身的定位一直都充满疑惑。我对纯技术的事情没有太多的根基,也不想太往里面钻,而同时我可以管住几个项目带着几个人。这就让我觉得有点虚:到底我的价值何在?为了解决这种虚,我可以一心扑进纯技术中。例如学更多的编程算法。但我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可能受到欧神的影响,一方面我觉得纯做技术是没有前途的,一方面,正如欧大打文明打出来的感悟,我们不应该惧怕偏科。反而应该在偏科的路上走得越远越好–把资源堆到一个方面直到过了某个临界点,诱发出某种效应,一下子将偏科的坏处全部消掉。
(一般人喜爱“平衡”多于“偏科”,除了因为小时候的教育,还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当你偏科时,将资源投入弱势科目,边际上的进步会很大。另一个是,偏科时,弱势科目会被人骂,而一般人受不住)。
偏科不是不好,但不是为偏而偏,你是为了a而放弃b的,现在放弃了b,但a何在?
现在我终于明白自己的战场在哪里。
如果以领导力为准绳,阴和阳的角度,在于一个领导的见识,以及团结人的能力。
既然是细分到“领导力”,必须很具体。
所谓见识,具体归结为设定目标的能力。往前看半年,你手下的人(甚至你可以加人)能做到什么水平,你又能加速到什么水平。什么目标,既是有可能做到的,又是有价值的。见识更厉害的,可以往前看几年。这是地的角度。
所谓团结人的能力,简单说,你要让小弟觉得跟着你很有前途。这需要个人魅力,也要对手下的信息了如指掌,知道他们到底是拼命了还是偷懒了,给与适当的反应。
从这两点看,最近的事情,咳咳,还真是有必然性。。。
之前说过,我在规划上老是犯错误。我在“阳”的方面做得不错,而“阴”方面做得不足。其实开地图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恐怕只是从小没有形成这个习惯罢了。嗯,怎么忽然说地图了?其实阴阳都是比喻,可以很灵活。如果阴是地图,阳,自然就是攻坚的能力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