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接近一年了。房子还是没有买,心里总觉得很慌。
以前有人跟我说,一切资产,都是一张纸,只有钱才让她放心(还是黄金?年级大了记性有点差)。
其实钱才是一张纸。不换成砖头,迟早真变成一张纸。
不过今天我不是想说这个。
是想说说这一年来的进境。
最近我常常有一种感觉,觉得自己变笨了。
当然这可能是忙的缘故。闲下来的时候脑子已经不灵了,再去想乱七八糟的东西,自然会慢。
而另一个原因,是我正在进步当中。
看我博客的人都知道,我订了欧大的水库。
一年几千块,很划算的投资。
其实我很少问炒房的事情。喜欢问学术的。
例如怎么学框架。但他不肯教。
不肯教,已经在教了。教我这个东西很重要。于是我自己冥思苦想。
也没想出啥来。但是,我开始用框架的方式思考问题。
插句题外话,欧大说张五常没干货。谬也。十多年前我问过张五常一个问题,他说,要先大概,后细节。那是什么?就是框架!我没展开而已。
张五常很多东西都不展开。所以还是只能看欧大。什么是展开?t-1,展开变成t.
回来。
我喜欢看欧大答历史问题。很有意思。
比萧若元牛逼多了。
比如“你对真正的力量一无所知”,哦,原来三国重要的力量是士卒。张昭,绝不是政治90其它很低的sb,而是东吴士卒领袖。
历史很有意思。但我知很少。
于是我想,要不,把每个朝代,帝王的先后列一下。然后逐个查知乎,填补知识。
其实有些东西要整体看的,比如九品中正制,延续了几百年。不过,先搞清楚局部也是好的。
于是我补了下。没时间,只复习了下西汉有什么皇帝。
刘邦大家比较熟了,接下来吕后,然后到汉文帝。
汉文帝是陈平和周勃扶上去的。我就想,那两人干嘛不造反?
可不是我想造反。周勃,想在桥头把玉玺交给文帝的。文帝聪明,没接,之前写过了,当然也是欧大教的。
你有野心,不反,为什么?
然后查知乎,一查,哈,真有趣。
原来刘邦的时候,西边是秦朝的土地,郡县制。东边是六国土地,贵族制。刘邦统一了天下,但人还是那些人啊。于是,要封王。一个妥协。(可能到汉武帝独尊儒术、推恩令以后才慢慢解决这些问题,具体我依然不懂,反正越看历史越觉得古代皇帝牛逼)
所以刘邦的天下,一共五个势力集团。丰沛系,一早就跟他打天下的,萧何周勃什么的。功勋系,后来加入但功勋牛逼的,张良陈平等人。诸侯系,打着打着自己变王的,韩信之类,后来被他一个个干掉了。外戚系,就是吕后那伙。还有就是外藩,就是封的刘姓王。对,首先你要搞清楚派系。这不是封建思想,而是真正的力量,主要矛盾。
刘邦死了,惠帝跟吕后,借着丰沛功勋,跟外藩平衡着治天下。可是吕后太霸道,惠帝又太早死。平衡打破了,功勋系也投了吕后。后来吕后死了,功勋系和丰沛系又搅在一起,将吕后余党杀光。这时候,真正的敌人在外藩。谁不想当皇帝?随便一个借口,就可以带兵进来。清君侧,然后自己做皇帝了。
文帝是刘邦儿子,最大,声望也好,用来顶住最合适。文帝开始也有点怕,但后来明白了这层意思。人家需要他,且不只是傀儡这么简单。于是就进去了。
嗯,暂时只懂这么多。反正周勃陈平不可能造反,造反了外藩可就开心了。
多有意思的一件事情,而更有意思的是,这个知识,是我自己主动学来的。
我是多么不主动学习的一个人。
只是对数学有关的东西有发动机而已。
我想了下,当年在电视,看到有个老师教什么是直三弯四,懂了,就敢跟人下围棋了。
最近,学了点八字。很皮毛的。就是天干地支到五行的映射。连地支藏干、十神、干支相合相克什么的都搞不清楚,没事也找几个八字来捣鼓捣鼓。这是什么?这是一种精神。懂一点,就有主动探索的动力了。这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可是历史,我看了,就是看了。也不懂去问,不懂去查。更不懂用来理解当今世事。
是的,我对自己挺不满意的。当然这种不满意是一个进步,从意识不到,变成意识得到。
又比如我,工作一年了。我做NLP的。我不是说编程这些基础的东西,而是说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你一个需求,给你一堆数据,你找条路,找点人,搞点爬虫搞点算法搞点标注,解决这个问题吧。听着是不是很基础的一个能力。然而,一年前我不会做的,现在,我依然不会。
也没有搭起框架来,往里面填东西。
这能力当然也是一个颇为牛逼的东西。我不求一朝学会。但是,我看不到什么进步。这是我不满意的事情。
不过也的确是进步了。起码看到了这个点。
还是保持下写东西的好习惯。脑子不动容易衰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