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二流知识分子”。这其实没有贬义,因为一流都是哲学家科学家那种层面的。比如张五常,读他的文章最大的价值,是学会思考。但他们往往不会讲太细。二流知识分子,则会给你很多具体的点,成为思考和行动的起点。读两种文章的方法是不同的。前者不应该预设目标,中门大开全情投入,才能学到深处的东西。后者则要注意如何保存战果。
最近读李笑来在得到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我决定将他里面的点记下来。因为很多点一时不容易想透,而又需要实践。记录的规则是,第一,说清楚一个点。第二,尽量简洁。
1. 要用“成长”去量度成就。
成长这个点很好。第一,它真正决定你以后的收入。第二,实时反馈。第三,永不止息。
2. 耐心,可以收取复利。
复利的概念,金融中易见,投资人力则易被忽略。
3. 注意力是真正可以自由调配的资源。
认清自己手里有什么牌,很重要。是人都知道时间重要,但时间不是真正的牌。
4. 钱也是不错的牌,要敢于打出,换时间和注意力。
钱也是资源,但其实不直接产出。比如投资,真正产出的是眼光。
5. 要敢于放弃部分安全感,换取注意力。放弃的部分用合作的方式守住。
6. 要习惯预测未来。
投资的本质,是现在的资源换未来的。这是一般人最容易摸得到的增长点。(第一片蓝海)
7. 别人愿意帮助你,是因为看到好处、看到希望。
所以求助的本质,跟拉风投一样。
8. 投资是很严肃的事情,要让环境简单。
等钱用、借钱,都不好。
9. 借助高维度打击。
这是第二片蓝海。
10. 作者认为最重要的元认知能力,我很小就有了。
简单说,就是“脑后有脑”。喜欢自言自语的人,应该都有。
11. 开锁的钥匙不在锁上。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在问题上。
我的理解是退一步处理。这跟元认知能力的“脑后有脑”异曲同工。
12. “坚持"等价于“我不喜欢", 等价于“我会失败”。
从小接受的毒药,害了自己好多年。要诱发自己的野心。
13. 听到新的idea,想象下自己实施的场景。这样,不会觉得难,也不会觉得与我无关。
我奶奶就是这样。其实这也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原因:想象,很费脑子。
14. 你怎么对待世界,世界就怎么对待你。
这点在当年张五常主张“内供”的时候已经有所领悟。其实就是“种善因”。
15. 表达会加强我们的内在。
如果我们抱怨,我们就会越发不满。如果我们怨恨,我们就会越发生气。
16. 要看见别人好的一面。
关键是心态:想象自己是将军,别人都是你的兵,你要用好他们。自然就能做到。
17. 当你“正确”的时候,如果别人同时正确,那么正确也就没有价值了。真正有价值是很少人知道它正确。然而,这时人可能不敢相信自己。这好比捡了块宝不敢要。怎么才能敢要呢?要增强自己的思考能力,才能在别人不同意的时候坚信自己的想法。有的人想明白却没有行动,这其实也是思考能力不足,导致对自己的结论没有信心。另外,有人喜欢证明自己正确,这是在别人不同意你时,自然的心理反映。这样的证明没有价值。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