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误会,并非讨论交通。
最近在刷知乎,刷得很用力,常常3,4点才睡。好像开了个宝库。
当我看了很多水准不错的文章,回头再看李开复写的,忽然觉得有另一层感受。他的字句四平八稳,却有洞见且精确。就像李昌镐的棋,平平无奇,背后却很深。
在广泛的阅读以后,重新体会有质量的文字,感受完全不同。而有深度的文字,帮助我们打好内在的基础,以备进一步的广泛阅读。结构上两者相辅相成,所以,“应该广泛阅读还是精度名著”这种问题,思考角度有误。
为什么会这样呢?尚不明白。子曰,学而不思则blablabla… 有点类似。多读书是变聪明的必要条件,但里面,还有讲究。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