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蕭若元常常分析戰爭的一句話, 意思是, 進攻的比防守容易, 因為進攻只需要在一點, 而防守則處處需要設防.
不同的戰爭有不同的局限條件, 不能盲目認為進攻就一定容易. 但這句話背後的道理是高明的.
我就常常犯了這個錯誤. 明明自己是進攻的一方, 只需要找一個突破口. 卻錯誤地處處尋求突破, 認為這樣才可以證明自己的實力. 戰略上錯誤, 戰術上要高明好多才可以彌補.
比如說, 明明一件事情有10種解決方案. 挑最簡單的一種不就可以了嗎? 偏偏不, 找最難的一種.
以下一段, 摘自吴清源自传"天外有天", 作为本文的注脚. 里面的"我"是吴清源, 提到的另一个人是木谷实.
以前,我觉得过分地思考反倒不上算,也曾问其为何长考的理由。他回答说,
他首先在作为直感而浮现于眼前的四、五手中,从最不可能成立的一手开始,一
手一手地往下计算。这样看来,因没有漏算的地方,失误自然就少。
但是,除了中盘的绞杀和收官以外,其他的地方无论如何也是算不尽的。况
且,对方若在自己计算范围外的地方打下一手的话,那么一切还得再从零开始算。
与木谷实相反,我首先在最早浮现于眼前的几手中,从最有可能成立的一手开始
算,如这一手不行,再考虑另一手。我从一开始就认定了:人非圣贤,无论怎样
计算都算不尽、计不清。一般来说,反复长考的棋士多数都是辨别力强的人。正
因为能识破对手,计算又准确,所以即使被迫读秒,也能保持不出误差的自信。
世人皆知,木谷实的计算之精深在棋士中是出类拔萃的。
不过,对计算过于自信,有时会事与愿违。因为一旦迷信起计算力来,往往
会忽视大局。一方面,谁都明白序盘时过分长考不上算的道理;但另一方面,很
多棋士仍然不会那么简单地纠正这一点。事实证明,人的性格干奇百怪,假如这
些性格不保持住各自的顽固性,那么作为棋士,很难在竞争胜负的世界中各自生
存下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