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上有篇讲博士的文章,写了几个牛导师的故事。网络兴起十多年,像样的文章也渐渐多了起来。一开始大家只知道自由,而显示自由的最佳方式就是谈论禁忌话题。最早是黄色笑话,然后是政治谣言。自由惯了才知道追求独立,有了独立才慢慢有思想,可以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情,而不担心被遗忘。老是说国内的人浮躁,其实不是浮躁。就好像pm2.5高达天文数字的北京,咳嗽了,中医便说你上火。
人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容易,这主要是精神上的位置。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又怎么去寻找?迷茫的时候,就会想办法对抗已有的条条框框,好比爬山,悬崖既是敌人,也是扶手的棍。然而终究一览众山小了,却发觉自己的空虚。空虚比失败可怕,可怕一百倍。
说到尾,这是一股气,不能着急,得慢慢练出来。凡是要慢慢做好的,必须先有价值的认同。这不断reduce到最后,可能只是一种执迷。就好像上篇里那个教授,他就是喜欢\Gamma这个符号,写30万次也不腻着。中国人喜欢讲中庸,看到执迷两个字,就好像老罗看到周杰伦,二话不说先揍一顿,“光是长这样就该挨揍”。虽然执迷好像很危险,但正如围城:想执迷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就是喜欢”。凭着这五个字做事情的人,会吃很大的亏。但我依然如此,真是无药可救。
留言